新闻动态
首页» 新闻动态

北京化工大学史硕博教授做客北理工“21世纪学科前沿”系列报告

供稿摄影、编辑郭丽帆

2024年12月23日上午10:00,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成功举办了一场学术性讲座。应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于明加特别副研究员邀请,北京化工大学史硕博教授就“亲脂性化合物的微生物制造”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报告在工业生态楼727会议室举行,由于明加特别副研究员主持,学院师生共40余人参加,现场气氛热烈。邀请人于明加特别副研究员对本次活动的汇报人史硕博教授的参加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对史硕博教授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史硕博教授围绕着具有重要意义的脂肪酸及其衍生的各种油脂化合物展开了阐述。这类化合物不仅是人类文明发展所必需的重要能源以及工业原料,更是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三大营养素之一。而利用微生物细胞工厂来合成油脂化合物,有着生产周期短、易于大规模生产、原料来源丰富等显著优势。不过,该领域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此次报告中,史硕博教授先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基因编辑技术,该项技术在现代生物学研究及应用中占据着关键地位,为后续亲脂性化合物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随后,教授针对亲脂性化合物的代谢进行了系统且详细的阐述。亲脂性化合物的代谢过程涉及诸多复杂的生化反应及调控机制,深入理解其代谢路径对于掌握其合成、转化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此外,史硕博教授还着重讲解了奇数个碳的脂肪酸相关内容。奇数个碳的脂肪酸在结构和功能特性上有着独特之处,在生物制造等应用场景中有着特殊的价值,也为拓展亲脂性化合物的微生物制造范畴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在交流互动环节,北理工师生们积极提问,就亲脂性化合物的代谢过程、合成技术难点等问题与史硕博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史硕博教授一一耐心解答,为师生们带来了丰富的学术前沿信息。

此次学术讲座为北理工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路,有望推动双方在亲脂性化合物的微生物制造研究方面进一步探索合作机会,共同为生物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主讲嘉宾简介:

史硕博教授作为北京化工大学的教授以及博士生导师,在合成生物学及代谢工程领域深耕多年,主要从事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工作,构建和改造微生物使其能够直接用于高效生产有用的生物燃料或化学品,开发优化CRISPR基因组编辑工具在菌株构建以及体外检测等领域的应用。其领导的实验室围绕相关科研方向开展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成果斐然,已在《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达 70 余篇,在学界有着颇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审核:黎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