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才培养» 研究生培养

“你好,长春”北京理工大学2023年赴长春应化所寒假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供稿、摄影:化学与化工学院 编辑:段凯龙

“同声歌唱,友谊万岁,友谊地久天长”......随着北理工学子悠扬的歌声,为期三天的“你好,长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参观访学之旅也圆满落下帷幕。

2月15日至17日,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特立书院、求是书院44名本科生、研究生在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锋的带领下赴应化所开展社会实践。在应化所的周密筹备和大力支持下,实践团的同学们参与了包括院士讲座、实验室参观、学生交流在内的丰富活动,从各个角度全面认识应化所,了解了化学和化工学科的科技前沿,增强了专业学习和科研热情。

开营仪式在教育大厦举行。应化所副所长逯乐慧致欢迎辞,代表应化所对北理工青年学子参加应化所2023年冬令营表示诚挚的欢迎。逯乐慧简洁精炼地介绍了所情所况,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三天的时间里积极与老师们交流,认真聆听、学习和感悟,了解应化所的科研实力、感受研究生的科研生活、增加对科学研究的热情,怀揣历史使命为祖国的科研事业添砖加瓦。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锋简要介绍了本次社会实践团的成团过程和人员组成,并对北理工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应化所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张锋表示,作为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第一个来到应化所参观访学的高校实践团,希望各位北理工学子能够把握住这次参观访学的机会,积极参与、多多互动,进而收获知识、收获友情、收获成长,为未来科研之路打下良好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李斐向营员介绍了应化所的所情、研究生教育以及招生政策,希望更多热爱科研的北理学子能够加入应化所大家庭,实现个人科研梦想。

杨秀荣院士为学生们带来了第一场讲座。年近八十岁的杨院士在台上依然精神矍铄,面对台下众多北理学子,她将自己的科研经历娓娓道来。杨秀荣院士就电化学分析、分子识别、生物相互作用及微流控分析化学等的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做了报告,言语中透出的对祖国发展的自豪和欣慰。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是共和国老一辈科学家们的情怀,是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关切。此外杨院士还与营员们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工作经验、工作态度、人生感悟,并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多了解应化所,在这里踏踏实实下功夫做学问,出成果。报告结束后,杨院士耐心细致地解答了营员们提出的有关学术创新、成果应用及科研生活等方面的疑问。


此行中,实践团员参观了应化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光谱中心以及超算中心,并聆听了朱峰、张吉东、宋术岩,汤朝晖、李胜海、姜秀娥和刘长鹏七位老师们关于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报告。同学们“零距离”接触到国家重点实验室,感受到尖端仪器的魅力。

在学术论坛活动中,北京理工大学和应化所的学生轮流就自己目前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汇报。学术交流会持续了近三个小时,报告人与参会的老师同学们就相关学术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

2月15日,实践团员参观了长春应化所科技展馆,在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应化所起源、沿革及目前研究所的学科体系、领域方向和未来发展愿景。应化所建设于共和国诞生前的1948年,70多年来,几代应化人时刻把祖国和科学系在心中,艰苦奋斗,开拓前行,逐步把应化所建成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于一体,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和影响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

IMG_2613.JPG

2月17日,实践团员出发前往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和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参观博物馆中的历史痕迹。团员们回顾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扶持傀儡政权推行殖民统治,奴役残害人民的罪行,团员们感慨万千,只有国家强盛,才能彻底避免任人宰割的命运;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凝聚成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而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内的资料,让团员们久久不能平静,愤慨于日军的残暴,又为遇难者痛心不已。走出陈列馆,墙上“勿忘九一八”五个烫金大字提醒着团员们,正视历史、以史为鉴,传承抗战精神,不断砥砺前进。

实践最后,团员们参加了应化所2022级硕士研究生迎新联欢会。联欢会在合唱《我相信》中拉开帷幕,多才多艺的应化所同学带来了诸多出色的节目,北理工学子们则在联欢会上通过合唱《友谊地久天长》表达了希望与应化所师生们持续加深交流的美好心愿。

实践结束后,团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收获很多。未来,学院将继续依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等优质社会实践基地,为同学们搭建走出学校、走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平台,将教育活动融入实践中,助力学生在实践中学知识、长才干、做贡献。


附团员代表实践感悟:

还记得在北理工化学与化工学院的生态楼里有这样一句话“化工改变世界,化学创造未来”,而连接化学与化工之间的纽带就是应用化学。在应化所参观学习的这三天,大一的我对于应用化学有了全新深刻的认识。从高分子、电分析化学到稀土资源利用、生物降解材料……各位研究员深入浅出的讲解,国家重点实验室齐全的设备陈列以及学长学姐亲切热情的答疑解惑都给我这趟长春之旅带来了很多收获——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严谨求实的科研素养以及科研报国的爱国情怀。希望此行之后,我能秉持初心,继续培养学术素养,向着更高的山峰攀登。

——特立书院肖力源


此行虽只有短短三天,我们却从中受益匪浅。在此期间,我们聆听报告讲座,走进实验室,近距离感受大师的风范,感受研究者们的坚守与执着。我们还近距离观摩各种高端实验设备,与老师和师兄师姐做了深入交流,也领略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累累硕果。化学不同领域的奥秘在我们面前徐徐铺展,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探索奥秘、探求未知的信念,并带着信念,走向未来。

——求是书院岳华梁


这次长春之行三天时间很短,但我感触颇深。应化所之旅使我对学科前沿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一路走来,几代应化人艰苦奋斗,开拓前行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应化所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但背后是几代科研人的默默付出。这次参观访学,让我对今后应当做怎样的科研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化学与化工学院杨心彤


为期三天的长春应化所冬令营之旅很快就结束了。作为一名大二的本科生,这次冬令营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极大的拓宽了我的眼界。一些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名词,比如DPI(双偏振干涉),冷冻电镜技术等,这些对一个正在对未来有一些迷茫的大二学生来说,无疑是受益极大的。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了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这也将成为我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的榜样。不仅如此,在这三天的生活中,我也体会到了应化所人的热情好客,正如同行的同学所说:“三天之内胖五斤。”

——特立书院朱厚林


   这次长春应化所之行感触颇深。

   第一是对于化学前沿领域有了更多的认识。此次经过和老师和研究生的交流,也学到了许多关于稀土,高分子,以及电分析化学的一些知识,对于应化所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了初步的了解。

   第二是感慨于应化所的产学研结合。除了对于应化所实验室的参观和交流之外,我们还了解了应化所在我国的发展之中所做出的贡献,实现了“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以学,研促产,并以产业反哺科研。这次参观,也令我思考今后应当做怎样的科研。

——特立书院曾湘明

(审核:王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