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研究所

化学工程研究所

所     长:黎汉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责任教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责任教授。

副 所 长:王涛,博士、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人员组成:现有教职工22人,包括教授4人、特别研究员8人、副教授4人、特别副研究员3人、讲师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 

研究方向:化学工程研究所以化学工程系为基础,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及国防特色学科优势,组建6支创新研究团队,分别是新型催化材料与催化过程团队、先进功能膜与膜过程团队、化工过程强化与微化工团队、化工过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团队、化工系统工程与智能制造团队、化工新材料团队。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催化材料与过程、功能膜材料制备与应用、生物质转化与利用、关键核素处理技术、碳捕集与利用、智能化工制造、化工流程模拟和微反应器系统等。 

科研成果:近年来,研究所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校企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已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AIChE Journa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化工领域顶级期刊上发表。2022年,在金属有机框架基膜材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发表于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得到国内与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产生了重要的国内外影响。2023年,获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教学成果:教学方面,研究所开设了《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学工艺学》、《化工设备与机械》、《化工设计与实践》、《化工制图与CAD》、《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基础技术实验》、《专业实习》、《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化工与制药健康、安全与环保》等本科生课程;《催化作用原理》、《催化科学与技术》、《化学反应工程分析》、《膜与膜过程原理》(中文、全英文)、《碳中和化工技术》(全英文)、《化工分离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创新实验》、《传递过程原理》等研究生课程,并通过丰富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每周例会等活动开拓视野,激发学术思想。目前,荣获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优秀教学团队2个、北理工迪文优秀教师奖3项、北理工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开展的科教融合创新和工程教育实践在获中国石油与化工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年),基于“四个协同”的全员、全程、全方位化学化工实验安全育人体系建设获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24年)。研究所培养了一批创新意识强、综合素养高的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先后获得了北京市膜学会杰出青年成果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校徐特立奖学金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