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百家大讲堂】南京大学刘震教授做客北京理工大学百家大讲堂

【百家大讲堂】南京大学刘震教授做客北京理工大学百家大讲堂

作者: | 发布日期:2020-07-10  |  浏览量:  

供稿:孟子晖教授课题组  编辑:秦月

 

  2020年6月16日,南京大学刘震教授做客北京理工大学百家大讲堂,为广大师生带来了题为《仿生分子识别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的主题报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报告会在腾讯会议平台进行。报告会由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孟子晖教授主持,生命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数十名师生参会。


  刘震教授首先介绍了分子识别在生命活动和生理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是疾病诊断、疾病治疗以及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抗体和凝集素等生物分子作为核心的生物分子识别试剂,目前存在着制备步骤繁琐、稳定性差、成本高昂、专一性不足等问题。分子印迹是制备具有类似抗体分子识别性能的重要技术,并具有制备容易和稳定性好等优势,已经在分离、传感、生化分析等很多领域得到应用。因此,开发基于分子印迹的仿生分子识别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报告过程中,刘振教授详细介绍他带领团队在硼亲和识别和纳米材料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多个高效可控的新颖分子印迹方法,获得了一系列识别性能先进的分子印迹材料,尤其是对糖和糖基化修饰的识别,已超越了抗体和凝集素的识别性能。


  刘振教授的报告引起了与会师生的强烈兴趣。针对这一系列新颖分子印迹方法的原理、所得分子印迹材料的性能,以及如何在疾病诊断、单细胞分析和癌症治疗等挑战性领域中获得应用,与刘振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


  会后,师生们纷纷表示刘振教授历时两个多小时的报告让自己收益良多。一方面开拓了自己的学术视野,接触到了分子印迹识别技术最前沿的知识;另一方面,刘振教授及其团队深耕相关领域、不断扩展技术应用、深挖技术潜力的精神也让自己备受鼓舞。

 

报告人简介:
  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8年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0-2002年,日本兵库大学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2002-2005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博士后。2005年获聘南京大学教授,2006年起任博士生导师,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11年-2014年任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工程学院兼职教授,201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6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美国化学会会员,兼任国际分子印迹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质谱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质谱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Analytica Methods》副主编、《Analytica Chimica Acta》、《Electrophoresis》、《Separation Science Plus》、《科学通报》、《分析化学》、《质谱学报》和《色谱》等杂志编委。主要从事分子识别、亲和分离、疾病诊断、单细胞分析和癌症纳米治疗等研究,主持国家重大科研仪器项目和基金委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已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Nature Protocols,Chemical Science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40余篇,目前h因子46(谷歌学术),主编及合著著作2部,出版专章7章,获授权专利12项。2011年和2017年先后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共2次,2016年获Phenomenex & Analytical Scientist联合颁发的科学人文奖银奖。2020年荣获美国化学会测量科学进展讲座奖。

 

(审核: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