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梁晓龙副研究员到访化学与化工学院做学术报告
供稿/摄影:宋宁静 编辑:李亚鑫
应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马玉荣教授邀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梁晓龙副研究员于2019年1月16日下午来到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为北理工师生带来题为“超声增效的肿瘤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学术报告,化学与化工学院教师及研究生三十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梁晓龙副研究员为我们介绍了他在超声增效的肿瘤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详细介绍了微纳米材料超声造影剂(UCA)的功能及在药物载体、靶向输送、多模态成像、癌症治疗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然后,梁晓龙副研究员进一步介绍了喜树碱-氟尿苷药物共轭体(CF)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合成方案,并证实了超声照射可显著增加肿瘤细胞对CF的摄取及杀伤力,且此技术可显著提高诊疗效果。最后是介绍卟啉硅质体UCA在影像导航癌症微创方面的应用,实现多模态(荧光/MRI/超声)影像引导的光/声动力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的药物共轭体/卟啉微泡(PCF MBs) 超声造影剂,并证实了此造影剂可携带siFOXA1对ER+乳腺癌进行PDT/基因联合治疗,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值,且PCF-MBs介导的化疗/PDT也可克服肿瘤细胞耐药性。
梁晓龙副研究员的学术报告内容丰富且应用前景广阔,为同学们拓宽了研究思路,报告后,老师、同学们就报告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最后,报告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大家纷纷表示在此次讲座中收获颇丰。希望今后会有更多优质的报告呈现给大家。
报告人简介:
梁晓龙,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科副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获得者,现任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分子影像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2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北京大学工学院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从事基础科研。2015年到北医三院超声科工作,组建“超声医学与分子影像研究室”,主要从事医学超声、分子影像与微创治疗技术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等6项,作为课题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近5年来在Advanced Materials、 ACS Nano、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SCI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2项,已授权15项。
(审核:赵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