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大讲堂】化学与化工学院“21世纪学科前沿”彭谦教授学术报告
供稿、摄影:郑小燕 编辑:隆哲源
2020年12月25日上午10:30,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科学学院彭谦教授应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郑小燕老师之邀,在工业生态楼八层明理厅(良乡校区)为北理工师生做了一场题为“有机分子聚集发光的理论研究”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是21世纪学科前沿系列学术讲座之一。
彭谦教授从发展有机光电器件存在的关键问题入手,综合阐述了有机发光理论的发展、理论揭示分子聚集改变激发态性质及电子-振动耦合、振动-振动耦合等的内在机理,报告一系列具有高性能(聚集诱导荧光、热延迟荧光及纯有机的长寿命室温磷光等)新型材料的理论设计,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有机聚集体的发光机理以及如何对有机发光材料进行分子设计。报告之后,与会的老师和研究生结合自己的课题与彭谦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大家合影留念。
主讲人简介:
彭谦,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科学学院教授。本科和硕士毕业于西北大学、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化学所、随后留所工作,2020年11月加入中国科学院大学。现担任中国化学会分子聚集发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理论化学青年委员会委员;《Aggregate》编委及《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青年编委。荣获2013年中国化学会唐敖庆理论化学青年奖。目前在SCI杂志上发表文章162篇。近五年,第一/通讯作者论文44篇,7篇被选为ESI高被引论文。
(审核:陶军)